7月31日,山東高院召開行政審判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山東法院2024年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典型案例。其中第九個是工傷認定案件,微信公眾號“勞動法專業(yè)律師”本期予以轉發(fā)分享。
案例九 某養(yǎng)老中心訴某縣人社局及古某某工傷認定案
【基本案情】
2023年2月27日,古某某入職某養(yǎng)老中心廚房崗位,入職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且未享受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待遇。后古某某在工作時不慎滑倒摔傷。某縣人社局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古某某所受傷害為工傷。某養(yǎng)老中心以古某某已達退休年齡、無法為其繳納社保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案涉工傷認定決定。
【處理結果】
莒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結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公受傷應否適用 <工傷保險條例> 請示的答復》及工傷認定法律要件,古某某所受傷害應當認定為工傷。法院認為本案存在和解基礎:古某某因傷導致生活困難亟需賠償,而養(yǎng)老中心對超齡務工人員工傷認定規(guī)則存在認知偏差,遂多次組織雙方調解,向養(yǎng)老中心釋明“超齡但未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務工農民應納入工傷認定范疇” 的司法規(guī)則。經多輪溝通,雙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某養(yǎng)老中心當庭向古某某支付賠償款并自愿撤訴。
【典型意義】
該案是人民法院通過“辨法析理+調解促和”實質化解工傷保險糾紛的典型案例。超齡勞動者再就業(yè)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用工現象,也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用工狀況,對于超齡勞動者的用工關系、工傷保險待遇成為關注度較高的話題。人民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要準確把握《工傷保險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答復精神,既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又要維護工傷保險法律規(guī)范的嚴肅性,不應隨意擴大適用范圍。本案打破“已滿退休年齡即勞動關系終止”的機械認知,明確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超齡務工農民未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時仍受《工傷保險條例》保護,并結合個案具體情況釋法析理,踐行了案件“到我為止”的司法理念,既減輕當事人訴累,又節(jié)約司法資源。本案的妥善處理,彰顯了行政審判在平衡勞動者權益與企業(yè)責任、服務民生保障中的重要價值,為超齡務工人員工傷認定爭議提供了“以調止爭、實質解紛”的實踐樣本。
溫馨提示: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微信公眾號“勞動法專業(yè)律師”。
-勞動法專業(yè)律師-
一個專注于勞動用工領域的微信公眾號,只分享有價值的勞動用工信息。本號竭盡全力確保每一條推文的真實性,但關于專業(yè)問題僅代表作者在特定時期的觀點,不代表本號及作者的永久觀點。推文點擊原文鏈接可以查看推文出處,請關注者自行核實推文的效力及價值。聯系作者可在微信后臺留言。
勞動法專業(yè)律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