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么能成大事?他原本只是個混混,卻能帶領沛縣的一幫兄弟,在風云變幻的末世中趁勢而起,最終登上皇帝的寶座。他憑什么?難道僅僅靠沛縣那幫殺狗的、吹打手嗎?靠的只是張良、韓信這樣的人杰嗎?
我們很多人只看到了劉邦身上的缺點,卻忽略了他的優(yōu)點。
其實,他的長處不僅在當時出類拔萃,放眼兩千多年歷史,依然名列前茅。
劉邦憑借獨特的領導魅力和卓越的用人智慧,從一介草莽崛起,成為一代帝王,開創(chuàng)了大漢四百年的基業(yè)。劉邦為什么能成大事?
接下來,我將通過3個故事為你解讀劉邦身上的成事智慧。
一,正視人性之私。
下屬提出升職加薪的要求,你怎么看?
很多領導面對下屬要求升職加薪,第一反應就是“哪涼快哪待著去”,覺得這個也要升職加薪,那個也要升職加薪,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不屑一顧。
但是,你看看劉邦是怎么做的。
公元前203年,韓信平定齊國后,派使者去見劉邦,對他說:“齊國人陰險狡詐,如果沒有有權勢、有影響力的人鎮(zhèn)守,等我們的軍隊一撤走,恐怕他們又會反叛。所以,還是讓我代理齊王,鎮(zhèn)守齊國吧?!?/p>
劉邦聽到使者這番話,頓時氣得火冒三丈,張口就要罵人。
那時他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形勢非常危急,而韓信不僅沒有帶兵來支援,反而趁機提出條件,想要借機自立。
這種做法簡直是趁火打劫,讓劉邦非常憤怒,覺得韓信完全不顧大局,只想著自己的私心私利。
就在劉邦破口大罵的時候,張良和陳平一個拉住他的衣服,一個踢了他的腳,這才讓劉邦意識到不對,立刻改口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應該做真正的王,怎么能只是代理呢?”
于是,他馬上派張良前往齊國,親自冊封韓信為齊王,并讓張良勸說韓信帶兵攻打項羽。
劉邦很清楚,這個時候是關鍵時刻,只有先滿足韓信的要求,穩(wěn)住韓信,才能集中力量對付項羽。
對于整個局勢來說,團結韓信、對抗項羽才是最重要的。
韓信是可以爭取的盟友,而項羽則絕對無法團結。
劉邦以大局為重,展現(xiàn)了靈活應變的能力和對下屬合理需求的尊重。
正是因為劉邦這種態(tài)度,韓信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被認可,于是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劉邦效力,最終幫助劉邦戰(zhàn)勝項羽,一統(tǒng)天下。
二,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
劉邦在西進咸陽的路上,遇到了酈食其。
當時,酈食其來到劉邦跟前,而劉邦卻坐在床邊,找了兩個美女給他洗腳。
酈食其看到劉邦如此輕慢地對待自己,立刻毫不客氣地指責道:“你是來鎮(zhèn)壓百姓的,還是來解放大家的?”
他直言不諱地批評劉邦,認為如果劉邦真想推翻暴秦,就不該如此怠慢一位長者。
劉邦聽后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馬上讓侍女退下,親自下床向酈食其道歉,并請他上座,奉上美酒,認真傾聽他的指教。酈食其這才認可了劉邦知錯能改的態(tài)度,不僅為劉邦提供了攻下陳留的重要計謀,還寫信將自己的弟弟酈商召來。
酈商更是帶領四千多人馬,加入了劉邦陣營,大大增強了劉邦的實力。
悅近方能來遠啊,你對身邊的人都不好,都恨不得你倒霉,外人誰有病來追隨你呢!
正是因為得到了酈食其的認可,才會有酈商和那4000多人馬呀!
劉邦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要以謙遜的態(tài)度對待人才,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及時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才的信任和支持,贏得他人的追隨。
正是因為劉邦對人才的尊重和包容,才使許多人愿意追隨他,稱他為“忠厚長者”。也正是這種態(tài)度,成就了劉邦的事業(yè)。
三,對待功勞歸屬的態(tài)度。
團隊立下了功勞,這到底是領導的功勞,還是下屬的功勞?
很多領導吃相超級難看,往往迫不及待地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是,你看看劉邦是怎么做的。
從劉邦的三杰論,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待功勞的態(tài)度。
在誅滅項羽之后,劉邦在洛陽南宮設下慶功酒宴,和大臣們一起探討自己為何能得天下、項羽為何會失天下的原因。
劉邦問大家:“你們覺得我為什么能夠得到天下,而項羽為什么會失去天下?大家有什么想法就直說,不要說虛話,都談談真心話?!?/p>
高起和王陵站出來說:“因為您能夠和大家共享利益,攻破城池之后,您總是讓大家一起分享成果。而項羽則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您能夠得到天下?!?/p>
劉邦則進一步指出:“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我能任用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人杰?!?/p>
劉邦是這樣說的:“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p>
可以說,劉邦在面對功勞時,沒有自吹自擂,也沒有自命不凡,而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充分肯定下屬的才能和貢獻。
正是這種不與下屬爭功的格局,才贏得了他人的追隨。
所以,作為領導,一定要學會肯定和推崇下屬,懂得把下屬捧起來,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你的認可。
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你的領導力,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屬才會愿意為你的事業(yè)繼續(xù)付出,這就是領導的智慧。
你看項羽,動不動就強調“我如何,我?guī)ьI大家怎么樣”,總是以自己為中心。
而劉邦則不同,他總是說“你們如何幫助我”,懂得把功勞歸于下屬。
作為領導,一定要學會把功勞往下屬身上推,多給下屬貼金。
你捧下屬,下屬也會捧你,你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如果你只顧自己,踩著下屬往上爬,下屬也會拉你后腿。最終,下屬得不到好處,你也很難獲得成功。
做領導一定要看透人性,懂得利用人性。
從這三個故事可以看出,劉邦為什么能夠成就大業(yè)。
在面對下屬提出升職加薪等要求時,我們一定要以大局為重,學會尊重下屬的合理訴求,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被重視、被肯定。要懂得激發(fā)下屬的積極性和忠誠度。
在對待人才方面,領導要謙虛、包容,知錯能改,尊重他人的人格,聽取他人的建議,讓大家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追隨你,為你出謀劃策、沖鋒陷陣。
在對待功勞時,不要貪功,要善于肯定和推崇下屬,把功勞讓給下屬,讓他們得到認可,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這樣,下屬才能真正被激活,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才能得到增強。
劉邦的這些做法揭示了領導的藝術: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要學會團結和依靠他人,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和潛能,激活他們的積極性。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劉邦告訴我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寬廣的胸懷和靈活的策略,讓他人為你所用,你就能成就大事。
你覺得是這樣嗎?
煮酒論英雄,持杯贊豪杰。
關注我,為你分享一讀就上癮的人物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