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執(zhí)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zhí)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
參禪的先決條件
只為你我從無量劫來,迷淪生死,染污久了,不能當(dāng)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要參禪。
因此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釋迦牟尼佛說的很多,最簡單的莫如“歇即菩提”一個“歇”字。
禪宗由達摩祖師傳來東土,到六祖后,禪風(fēng)廣播,震爍古今。但達摩祖師和六祖開示學(xué)人最緊要的話,莫若“屏息諸緣,一念不生”。屏息諸緣,就是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的先決條件。這兩句話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是說沒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蓋萬緣纏繞念念生滅,你還談得上參禪嗎?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我們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luò)索。
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清凈;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漚一樣,隨起隨滅,無礙本體。不應(yīng)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貪嗔癡愛泯滅,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饑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兇毀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
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zhí)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至是參禪的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才有分。
華巖寺歡迎您
圖片| 華巖寺
編輯| 照 瑛
審核| 德 信
聲明| 文中圖片為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于重慶華巖寺;除原創(chuàng)內(nèi)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文字及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nèi)容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