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上山大字·盲文版誕生記——當漢字被觸摸,閱讀便有了溫度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jié),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中國盲文圖書館舉行。中國原創(chuàng)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小羊上山》將其第二批印制的大字·盲文版,無償捐贈給全國十家圖書館。儀式結(jié)束后,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小羊上山》執(zhí)行主編許立春。這位被譽為“讓孩子愛上中文閱讀的領路人”的出版人,談及新書背后“從看見到摸見”的理念時,眼神里閃爍著堅定而溫暖的光。
《小羊上山》執(zhí)行主編許立春
“我們欠他們一個平等的起點”
記者: 許主編,眾所周知《小羊上山》在普通兒童閱讀領域已取得巨大成功。是什么促使您決心要無償捐贈版權給中國盲文出版社,做出《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
許立春: 當我還在研發(fā)《小羊上山》的第1級和第2級時,基于我的兒童教育學的專業(yè)背景及做這套書時的各種策劃理念和執(zhí)行把控,我相信《小羊上山》是能夠幫助每一個孩子輕松學會識字和自主閱讀的。而這句話,其實就印在每一本《小羊上山》的故事書上,是我們的使命宣言。
但既然是“每個孩子”,哪怕這套書一上市就獲得了無數(shù)孩子和家長的肯定和喜愛,我們能說做到了嗎?不能,只要《小羊上山》沒有盲文觸摸版問世,就不能算做到。因為視障孩子,不能因為看不清或看不了普通版本的書,就被排除在外;因為這個群體也有上千萬,他們需要閱讀,視障兒童也需要分級讀物去一級一級地輕松學習閱讀。
我們欠他們的,不是一個個故事,而是一個平等的、可以自己拿起“武器”去獲取故事的起點。漢語是我們的母語,這束光,不能避開成百上千萬的視障兒童。我堅定地將全部版權無償捐贈給盲文社做大字·盲文版,就是要踐行我們的使命:幫助每一個孩子。
《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 大字·盲文版》部分書籍
“最大的困難是不能想捐多少捐多少”
記者: 據(jù)我們了解,盲文出版物成本極高,制作不易。這套大字·盲文版在上市之前,遇到了哪些困難?
許立春: 別看我做了十幾年的童書編輯,直到《小羊上山》要開始制作成大字·盲文版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對盲文版的制作一無所知。盲文書,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其實是完全陌生和無知的領域。
首先是對起印量的無知。我們普通書,起印量少則5000冊,多則幾萬冊,哪怕幾十萬冊也有。但是盲文版的圖書,起印量是多少呢?
我們捐贈版權時,就提出等書印好后要購買一些拿來捐贈。我和青葫蘆的董事長林柄洋先生就商量,那捐贈多少呢?1000套夠不夠?結(jié)果一問盲文社《小羊上山》的責編包國紅老師,才知道,盲文版的圖書,起印量一般只有幾本,十幾本!別說1000套了,就算我們想捐贈100套,可能幾年都做不出來!
最終《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的起印量算是小小突破了一下,首印40套!這里面我們訂購了10套用來捐贈給中國盲文圖書館。而這個首印量,用了至少一年半的時間才陸續(xù)制作完畢入庫。所以,對于捐贈盲文版,最大的困難是制作的量大不起來,不是你想捐多少就捐多少的。
其次,是對印制周期和制作成本的無知。我們普通的書,從平裝到精裝再到立體書,一本書的制作成本一般需要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平面書的印制周期是兩周左右。就算是需要很多人工去粘貼組合的機關復雜的立體書,40天到兩三個月也就可以了,而且是上萬冊的量。
然而!我們和盲文社合作下來才知道,哪怕是一二十本的盲文書,從覆膜、做盲文點到印刷完畢,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多!而成本呢?即使有國家基金的資助,一本《小羊上山》這樣30多頁的書,成本也在80-160元不等。所以一套1-5級50冊的《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購買的話需要五千多元!
這樣的價格,還是基于版權免費、盲文社沒有盈利、國家基金資助等多重托舉之下。這樣昂貴的盲文書,普通視障兒童的家長,根本買不起。只能依托于全國各地的視障閱覽室和特殊教育機構的采購,從而讓視障孩子可以免費借閱。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第一次捐贈,是捐給中國盲文圖書館,這次第二次捐贈,是捐給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家圖書館。因為這是目前視障兒童可以讀到這套書最便利的途徑。
而今天的第二次捐贈,要湊夠10套,一套50冊的《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我們需要耐心等待10個月以上……但這樣歷經(jīng)下來,從無知到有點了解,我相信未來總會有解決辦法的,只要我們認真去做正確的事,困難都是暫時的。
《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向全國10家圖書館捐贈500冊大字盲文版繪本
“從‘看見’到‘摸見’”
記者: 您如何理解這次捐贈活動中提出的“讓閱讀從‘看見’到‘摸見’”?
許立春: 這不僅是感知方式的轉(zhuǎn)變,更是出版理念的一次“升維”。“看見”是天賦,而“摸見”是權利。當我們把“摸見”提升到與“看見”同等重要的位置時,我們才真正開始踐行“閱讀平等”。
這套書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詮釋這一點。比如第五級的《樂樂猜字謎》,書中的漢字謎語通過特殊工藝凸起,讓視障兒童能摸到漢字的偏旁和結(jié)構,從而能真正理解“字謎”;非虛構的《太陽和八大行星》中,星球的大小通過觸感差異呈現(xiàn),讓孩子能直觀的知道,木星到底比地球大多少。
可觸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座橋。它讓盲童可以和家人“共讀一本書”,讓明眼孩子和視障孩子可以擁有同樣的科學階梯,都能一步一步輕松高效的學會閱讀,愛上閱讀。這才是真正的“融合”,殊途同歸。
“他們的笑容,是對價值最好的定義”
記者: 在今天的儀式上,我們在視頻里看到視障家長和孩子一起一邊讀小羊上山一邊笑,看到視障兒童自己大聲地讀出小羊上山的故事。對您而言,這一刻意味著什么?
許立春: (眼中泛著淚光)當我看到一位一年級的視障女孩說“《小羊上山》是我第一次完全靠自己讀懂的故事 ”時,我覺得特別滿足。她說,以前聽媽媽讀的故事,很多故事有些地方她聽不明白,自己讀盲文書的時候,很多詞也是讀不明白,但讀《小羊上山》可以。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小羊上山》是根據(jù)高頻核心常用漢字編寫的,是緊緊圍繞孩子的生活日常來創(chuàng)作的故事,是孩子們會接觸到,會用到的,所以她就能完全讀懂。
視障兒童在閱讀《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
《小羊上山》的核心價值,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實現(xiàn):它助力了他們的語言發(fā)展,點燃了他們的閱讀內(nèi)驅(qū)力,讓他們體驗了獨立閱讀的樂趣。這位女孩的反饋,是對我們“漢語之‘光’·大字啟‘明’”這一理念最生動的詮釋。
攀登,永無止境
采訪最后,許立春望向窗外。她說,《小羊上山》的意義就在于“攀登”。
“今天,我們只是為視障孩子們鋪就了自主閱讀的第一級臺階。這條路才剛剛開始?!彼嵵氐卣f,“閱讀的權利屬于所有人。這句話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捐贈,喚起整個行業(yè)和社會更廣泛的關注與行動。讓這束漢語之光,最終能照亮每一個孩子,無論他能否看見?!?/p>
正如《小羊上山》書中所蘊含的精神:只要開始攀登,每一步,都離山頂更近一步。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