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學生餐事件,讓校園食品的問題再次走進公眾視野,有些上海家長,對校園餐失去信心,紛紛選擇讓孩子帶飯進校園,或者到了飯點親自去送飯。
網(wǎng)傳上海有班主任訓誡學生,要求學校發(fā)的飯必須吃,決不允許自己帶飯,這個消息便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軒然大波,各種觀點碰撞交鋒,這個事件看上去只是學校就餐規(guī)定,實際上反映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做出這樣的規(guī)定或許有合理之處,學校統(tǒng)一提供餐食,能夠更好地進行食品安全管理,能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的健康、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降低因?qū)W生在外買食物出現(xiàn)食品安全風險,雖然家長想給孩子帶飯,老師認為這樣不利于統(tǒng)一管理,減少了因?qū)W生自帶食物種類繁多、就餐時間不統(tǒng)一,帶來管理難題。
可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飲食需求,和口味偏好,有些學生可能不適應學校飯菜口味,如果學校忽視這方面的考慮,會讓一些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影響就餐心情和食欲,對身體健康有不利影響。
這種規(guī)定也反映學校管理方式的僵化,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學校就餐這件事情上,學校應該給學生自主空間,讓他們對菜進行挑選,而不是用強硬的態(tài)度命令學生必須吃什么菜。
對于家長而言,他們更關心孩子的飲食健康,當孩子不能按自己意愿選擇食物時,家長難免會擔憂和不滿,學校應該與家長建立溝通,要充分聽取家長意見,共同為孩子制定合理就餐方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梢圆扇「屿`活的管理方式,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學生自帶部分食物,或者提供多樣化餐食選擇,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需求進行搭配,同時學校還可以加強與家長溝通,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了解家長和學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學校就餐服務。
“學校發(fā)的飯必須吃,決不允許自己帶飯”。這個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學校在進行管理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合法權益,采用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管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