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二月,乙巳朔,上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及文武官員等,步詣天壇致祭。
上親撰祝文曰:嗣天子臣玄燁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驟作,一旬以內(nèi),漸覺沉篤,旦夕可慮,臣夙夜靡寧,寢食捐廢,虔治藥餌,遍問方醫(yī),罔克奏效,五內(nèi)憂灼,莫知所措,竊思天心仁愛,覆幬無方,矧臣眇躬,夙蒙慈養(yǎng)。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yǎng)教誨,以至有成。設(shè)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極之恩,畢生難報。值茲危殆,方寸憒迷,用敢潔蠲擇日,謹(jǐn)率群臣,呼吁皇穹,伏懇憫念篤誠,立垂照鑒,俾沉疴迅起,遐算長延,若大數(shù)或窮,愿減臣玄燁齡,冀增太皇太后數(shù)年之壽,為此匍伏壇下,仰祈洪佑,不勝懇禱之至。
讀祝版時,上涕淚交頤,陪祀諸王大臣等,無不感泣。祭畢,上即詣慈寧宮侍疾。
上引《清圣祖實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康熙帝的祖母孝莊病危,喝藥已經(jīng)是無濟(jì)于事,焦慮的康熙帝,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親自率領(lǐng)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想要以折損自己壽數(shù)為代價來增延祖母的壽數(shù),雖然康熙帝誠意滿滿,但最終并沒有增延祖母孝莊的壽數(shù),不久之后孝莊病逝。
康熙帝這一至孝行為,在清朝十二帝之中也是僅此一例。當(dāng)然也不是說其他皇帝不孝順,像康熙帝被祖母撫育長大的情況,在清朝也就此一例,所以對祖母自然極為孝順。其他皇帝別說被祖母撫育長大了,就是等到他們繼位的時候,祖母基本上都已經(jīng)逝去了。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孝莊對康熙帝來說既是父親角色又是母親角色,因為順治帝寵愛董鄂妃的原因,所以康熙帝從小其實并不得順治帝的喜愛,他自小是被祖母孝莊撫養(yǎng)的,而且8歲時父親順治帝病逝,10歲時母親孝康皇后病逝,嫡母孝惠皇后又是素?zé)o主見之人,最后孝莊成為康熙帝唯一可以依賴之人,在智擒鰲拜的過程中,居于幕后的孝莊也是出力不少,因此康熙帝對于祖母孝莊的感情是很深很深的,所以不惜如此祈禱。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dú)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吐槽、點(diǎn)贊、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