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跑刀的鼠鼠們應(yīng)該都知道這游戲用intel CPU基本上是全面碾壓AMD的,最近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為什么被全網(wǎng)熱捧,原因就和前年7800X3D因為永劫無間火爆是一個道理,三角洲性能不錯、功耗溫度低而且綜合實力非常強大。
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的平臺搭建方面可以參考老前輩的思路,不差錢上Z板,追求性價比上B板,雖然這么說肯定很多人罵“電腦城JS套路”等等,但是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搭配微星MAG B860M MORTAR WIFI這種百搭配置確實是絕大部分普通玩家的選擇。
迫擊炮系列一直以來在線上和線下都賣得非常好,屬于萬年青系列主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類主板在平民價位給了相對豐富的配置,包括5GbE適配器和WI-FI 7無線網(wǎng)卡。
主板主體板型為標準M-ATX,尺寸24.4厘米×24.4厘米,PCB6層板+2盎司銅,供電接口為雙8pin,CPU供電均被黑色磨砂質(zhì)感的厚重金屬塊覆蓋。擁有完整的4根DIMM插槽,一根PCIe 5.0 X16插槽和一根PCIe4.0 X4長度插槽,PCIe 5.0 X16插槽搭配有微星專利一鍵快拆設(shè)計。
這一代微星MAG B860M MORTAR WIFI主板的顏色設(shè)計反過來借鑒了Gaming系列的黃綠色,屬于中性偏暖色調(diào),這種顏色既能傳遞自然生機,又帶有未來感。頂部散熱裝甲重量為113g。
主裝甲帶一方面起到了保護、散熱作用,另一方面也固定了側(cè)面的IO擋板,裝甲帶上多層裂隙設(shè)計可以有效增加和空氣接觸面積,增強散熱效能,該裝甲板重量268g。
“一號位”不管是游戲里還是硬件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微星迫擊炮主板的1號固態(tài)位上一定會有散熱裝甲,裝甲重量38g,這一代迫擊炮散熱裝甲上印刷有相同的黃綠色MORTAR標志和快拆設(shè)計標志箭頭。
顯卡一鍵快拆按鈕特寫,按下按鈕就能解鎖PCIe卡扣,防止顯卡意外滑出。
三號M.2插槽特寫,二號和三號M.2槽均通過芯片組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三號位的散熱裝甲重量為28g。
芯片組散熱板特寫,B860芯片組芯片組主板最多支持4條DMI通道和14條PCIe通道。
音頻處理區(qū)特寫,迫擊炮系列主板均采用了尼吉康音頻專用濾波電容和Realtek ALC897 Codec音頻解碼芯片,支持5.1聲道,聽個響是完全沒問題的,有更高的專業(yè)追求只能上獨立聲卡了。
SATA接口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冷門了,所以該接口目前大部分主板僅提供了4個,速率為6G。
CPU風(fēng)扇接口和水冷接口和傳統(tǒng)主板相比更偏向右邊,這種設(shè)計更有利于走背線;機箱風(fēng)扇接口下方有Debug燈和一組5v_ARGB接口。
IO接口部分,主板提供了一個HDMI2.1,支持8K60p視頻輸出;一個DP1.4,支持4K60p視頻輸出。2個10Gbps速率的Type-C接口和USB2.0 X4接口,3個USB 10Gbps Type A接口。WI-FI 7接口、光纖、音頻接口。
接下來進行拆解,主板拆解后可以對供電、芯片配置、接口等進行解讀。
供電部分,主板供電規(guī)模為12+1+1,DrMOS芯片為芯源MP87661,單項能提供60A電流;
PWM控制芯片同樣來自芯源,MP29005-A,猜測為單通8相的控制器。
USB控制芯片為瑞昱rts5420,負責(zé)正確識別USB設(shè)備并和系統(tǒng)進行通訊。
主板底部的8pin PCIe接口為輔助的PCIe供電。
接下來我們進行裝機,裝機CPU來自一顆intel提供的Ultra 7 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擁有8大核12小核,最大睿頻5.5GHz,二級緩存36MB,最大睿頻功耗250W,采用臺積電N3B工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上機采用了微星4090超龍這類超3.5槽的顯卡,第二根PCIe x4插槽會被完全遮蓋無法使用。
首先進入BIOS進行調(diào)試,首先將intel默認配置改為“MSI Unlimited Settings”,解放功耗墻,然后開啟XMP,讓內(nèi)存進入7600頻率,關(guān)閉IA CEP,降低核心溫度,關(guān)閉C模式,將Ring頻率設(shè)置為38。
內(nèi)存在默認XMP下跑了個90ns的延遲,這指定是沒法玩的,但是既然我們用的是微星主板,我們可以使用微星的Memtry It!功能。
在Memtry It!的幫助下,我們將內(nèi)存超頻到了8000C36,不僅延遲被降低到只有75ns,而且內(nèi)存的讀寫復(fù)制性能也提升了9%~11%。
永劫無間一局三排實測中,2K全高特效下一局平均幀數(shù)184,CPU溫度僅為55度。
除了內(nèi)存,我們還需要關(guān)注的是主板對CPU的供電支持是否充足,由于B板是不支持手動超頻的,所以我們著重關(guān)注睿頻表現(xiàn)即可,在FurMARK 2的CPU壓力測試中,最大功耗也是跑到了275W,甚至超過了intel 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本身的的睿頻功耗上限,說明主板本身的供電是給夠了的。
有人說為什么要上英特爾? 酷睿? Ultra 7 處理器 265K呢,同樣的價格上Au不好嗎,在以后越來越多日常軟件接入AI后,我們使用比如AI摳圖、補幀等內(nèi)置功能都極有可能會利用到NPU加速,甚至以后看視頻都會給有AI核心的用戶開放本地的AI補幀、補畫質(zhì)功能。
所以,intel在當(dāng)下第一代Ultra系列可能還受限于游戲性能很難被玩家接受,不過很多intel粉絲也相信,Ultra系列會像銳龍一樣,隨著時間越來越強,而微星主板在內(nèi)容兼容性上的優(yōu)勢,必然會一直隨著intel和AMD持續(xù)進化,我個人從Z370開始一直在用微星的主板,也希望微星的產(chǎn)品能越來越優(yōu)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