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開學,校園里都會迎來一批新學生,對班主任而言,接手新班,是一場“從零開始”的奔赴,也是一次“用心搭建”的旅程。
如何讓陌生的彼此快速熟絡?怎樣創(chuàng)建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第一次家長會、第一堂班會課應該講些什么……本報邀請部分名師和專家,分享帶班“秘笈”,讓更多老師和學生實現(xiàn)“雙向奔赴”!
問題1:第一次家長會如何準備?
常作印(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二中學班主任,北京市中小學紫禁杯優(yōu)秀班主任特等獎獲得者):
開學后的第一次家長會,是班主任與家長的“首次正式對話”,更是奠定家校合作基調的關鍵節(jié)點。班主任要從三個維度“破冰”,讓第一次家長會成為家校協(xié)同的良好開端。
1.會前籌備:用“精準﹢細節(jié)”筑牢基礎
第一次家長會的核心是“知己知彼”,要重點做三件事:
設計三維需求問卷,找到共商“支點”。設計問題,摸清家長的真實需求,為第一次家長會找到共商“支點”,讓后續(xù)溝通更有針對性。
收集學生心聲素材,消除共情“盲點”。收集學生真實聲音,拍攝一些學生在校的素材,讓家長看見孩子的努力與成長,消除家長與孩子共情的“盲點”。
制定班級成長路線圖,明確共育“節(jié)點”。將一學期的班級工作分解為“適應—融入—提升”三階段,并相應設計家長可參與的具體環(huán)節(jié),讓合作落到實處。
2.會上溝通:用“尊重﹢互動”凝聚共識
注重營造平等、尊重的溝通氛圍,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提升家長的參與感:
首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開場。播放一小段記錄班級日常的視頻,或是分享學生寫下的真實感言。
其次是設置“家長微論壇”。邀請幾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有心得、有方法的家長,圍繞某一主題做簡短分享。
結尾是擬定“家校協(xié)作清單”。在會上發(fā)放一份簡潔明了的協(xié)作指南,明確家校雙方的“責任清單”。這會讓家長感到“有方向、有目標、有方法、有后盾”。
3.問題應對:用“坦誠﹢回應”化解分歧
家長會上難免會遇到質疑或困惑。教師要注意把握原則:
不回避、不否定、不施壓,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真實的案例積極回應。
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家長提出問題。
家長會結束,不代表溝通終止。班主任不妨整理并在班級群中發(fā)布“精簡版會議紀要”,標注重點,附上后續(xù)跟進的事項,讓每一位家長都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
問題2:如何上好第一堂班會課?
熊麗雙(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qū),北京市紫禁杯優(yōu)秀班主任特等獎):
第一堂班會課是班主任與學生建立連接、奠定班級基調的關鍵一課。它遠非一堂普通的收心課,而是一個莊重的儀式,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教師要多用心準備,讓師生“友誼的小船”溫馨啟航、精準“定標”。
每接手一個新班級,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打破這層看不見的隔閡,讓教室真正成為學生愿意回歸的“家”。開學前一周,我會在家長群中征集孩子假期中最生動的生活照,并做成小視頻,在班會上播放。同時,我還提前做一項功課:反復對照姓名和照片,努力在第一面時就叫出盡可能多學生的名字。看似簡單,卻真誠地傳遞出“你很重要,我們是一家人”的溫暖信號。
輕松的氛圍建立起來后,班會課就進入了第二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收心定位,共建秩序。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既需要情感的溫度,也離不開清晰的規(guī)則和共同的目標。目標既要有集體目標,也需要每個學生立足自身情況,認真擬定兩到三項個人目標。可以進行“我們的班級約定”討論,讓全班學生共同簽名、一起張貼,讓規(guī)則真正實現(xiàn)了從“外在要求”到“內在認同”的轉變。
最后,可以在教室后方設置一本“班級日記”,每天由一名同學負責記錄。這本日記不僅是學生成長的見證,更是班級師生之間情感流動的橋梁??傊?,第一堂班會課要在溫馨中建立信任,在協(xié)商中明確規(guī)則,它或許不能面面俱到,卻努力為新學期繪好溫暖而明亮的第一筆。
問題3:如何提升新班級凝聚力?
李雅菲(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
新班級創(chuàng)建從不是單向的管理,而是以學生為本的共建過程,無需復雜的方案,幾個精心設計的小活動就能串聯(lián)起師生情感,讓集體快速萌發(fā)歸屬感。
破冰——用溫暖消融距離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萌發(fā)獨立意識,面對新?lián)Q的班主任,他們既好奇又警惕,不愿輕易敞開心扉。此時,破冰不是單純的游戲,而是通過有溫度的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被看見的真誠,從而主動融入集體,接納老師。
立規(guī)——以公約為基 鑄集體之魂
班集體的有序運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規(guī)則。我運用團體動力學原理,引導學生全程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執(zhí)行與維護,讓每一份約定都扎根于集體共識,真正成為凝聚人心、塑造班風的集體之魂。
同時,我和學生們構建了“約定—監(jiān)督—激勵—改進”的雙向激勵閉環(huán),每周班會上評選遵規(guī)守紀小標兵,給予積分獎勵,積分可兌換免作業(yè)券、換座位特權等學生喜歡的福利。
聚魂——以文潤心 筑就精神家園
班級文化不是簡單的教室布置,而是能讓學生浸潤其中,生發(fā)出歸屬感的精神符號。一個有溫度、有特色的班級文化能凝聚集體向心力,讓學生們真正愛上這個家。
新班啟航,從無固定模板,卻有永恒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真誠消融距離,以共建確立規(guī)則,以文化匯聚力量。作為班主任,要和孩子共同將集體打造成有溫度、有力量的精神家園,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此找到歸屬、綻放光彩。
問題4:怎樣為新班級立規(guī)?
張晶(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附屬實驗小學)
接手一個新班,快速地建立班級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關乎班集體的建設,更關乎學生心靈的成長。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規(guī)矩不是約束的枷鎖,而是成長的翅膀;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溫暖的約定。我認為,“三步法”能夠幫助教師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
繪規(guī):從抽象到具體的規(guī)則建構
開學第一周,我設計了一個簡單易行的“顏色排序”活動。我準備了七種顏色的卡片,隨機分發(fā)給學生,要求他們在3分鐘內按照彩虹的顏色順序站好隊,并制定了三條具體規(guī)則:聽從指令,安靜排隊;按順序站立,不插隊;記住自己顏色對應的位置。
這樣學生們能直觀地感受到規(guī)則的必要性。我將這些具體規(guī)則遷移到日常排隊和活動中,每次排隊前都會重溫這三條要求,讓抽象的行為規(guī)范變得具體可操作。
踐規(guī):建立可持續(xù)的激勵系統(tǒng)
在實踐過程中,我采用了“彩虹積分卡”制度。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張卡片,卡片上有一道由35個色塊組成的七色彩虹。每天放學前5分鐘,我會帶領學生反思當天的表現(xiàn),只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就能在對應的格子里涂上相應的顏色。學生可以兌換“彩虹小標兵”徽章、“彩虹進步之星”獎狀。
小學生年齡尚小,自控力仍在形成階段。將抽象的行為要求拆解為具體可觀察的標準,能讓學生明確努力方向,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和活動的積極性。
潤規(guī):從外部約束到自我管理
“規(guī)則反思會”是每周微班會的固定活動。我會根據(jù)班上近期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具體情境供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再分享各組的解決方案。通過探討真實情境,學生學會了靈活運用規(guī)則解決實際問題。在一次次真實情境的思辨中,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不斷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規(guī)矩的本質是藏在約束背后的愛與理解,是陪伴學生成長的教育藝術。規(guī)矩的建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漸進——既要堅守原則底線,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通過將規(guī)則內容具體化、搭建可持續(xù)的激勵系統(tǒng)、推行參與式的班級管理,教師能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快適應學校生活,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成長筑牢基礎。
專家觀點:
新班級不妨從“心”開始
涂元玲(北京教育學院):
新學期,班主任不妨從“整合”視角構思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日常心理發(fā)展結合起來,除了提升學生在心理課或心理班會課上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關認識自我、情緒調適、人際關系、學習適應等心理健康素養(yǎng)。班主任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進班級日常工作中,不會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額外負擔”。同時,班級管理工作也將更加輕松并高效,學生也發(fā)展得更好。
班主任可以從兩個維度考慮:
從班級工作的維度而言,分為班規(guī)制定與實施、班級文化建設、心理班會召開、班級活動開展及日常班級管理等幾個方面;
從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維度來說,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yè)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同時,班主任還應該由表及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深層因素,要從整合的視角,在班級管理各項具體工作中關注和滿足學生的需要,提供給學生自己參與的空間,引導學生學會人際交往,有意識地提供給不同學生發(fā)展和展示的機會,可更為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此外,家校合作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保障。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來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支持體系,以“整合”角度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日常班級溝通中。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xiàn)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fā)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策劃:張廣林
編輯:蘇珊
校對:姜思瑤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